top of page
隱藏在可愛底下的專業實用分享
搜尋


為什麼別人的電腦剪輯影片超順,我的卻卡到爆?——淺談硬體解碼與軟體解碼的關鍵差異
近年來,筆電與桌機的性能大幅提升,特別是蘋果的 ARM 架構 MacBook 系列,能夠順暢處理高解析度影片剪輯,而不需要代理檔案(Proxy Files)。 相較之下,許多使用傳統 x86 架構的電腦,即便搭載高階 GPU,仍可能在剪輯 4K 甚至 8K 影片時感到卡頓。...

好可愛
3月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為什麼有些高質感的影片看起來卻卡卡的?——探討 PAL 與 NTSC 幀率問題
隨著手機螢幕刷新率的提升,現在大多數設備都支援 30Hz、60Hz、90Hz、120Hz 的顯示更新頻率。然而,這樣的幀率標準卻與 PAL 影像格式並不完全匹配,導致在某些情況下,影片可能會出現卡頓感,即使影片本身的畫質非常高、攝影技術極佳,依然無法擺脫「卡頓感」的困擾...

好可愛
2月27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鏡頭焦段的重要性:如何選擇適合的焦段?
鏡頭的焦段決定了畫面的視角、壓縮感與透視效果,選擇合適的焦段能幫助攝影師更精準地傳達畫面故事與氛圍。 本篇文章將輕鬆聊聊 10mm、12mm、14mm、16mm、24mm、35mm、50mm、85mm、100mm、135mm、200mm...

好可愛
2月2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拍影片一定要 24 格嗎?為什麼 24fps 比較有電影感?
現在的攝影設備越來越強大,許多相機與手機都能拍攝 30fps、60fps,甚至 120fps ,但為什麼電影幾乎都還是停留在 24fps(每秒 24 格) ? 有人說 24fps「最有電影感」,但這真的只是因為傳統習慣,還是有更深層的科學與心理學原因?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

好可愛
2月21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錄影色彩大解密!色彩取樣與位元深度的選擇指南
在影視製作中,影像品質受到許多技術參數的影響,其中 色彩取樣(Chroma Subsampling) 和 位元深度(Bit Depth) 是決定影片色彩表現的關鍵因素。但許多人對於 4:2:0、4:2:2、4:4:4 以及 8bit、10bit、12bit...

好可愛
2月1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單眼相機的 SD 卡選擇指南:V30、V60、V90 是什麼?
在選購 SD 卡時,你可能會注意到卡片上印有 V30、V60、V90 等標示,這些數字究竟代表什麼?不同等級的 SD 卡又適合哪些用途?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 SD 卡的歷史、標籤意義、分類 ,以及 如何選擇適合的 SD 卡 。 1. SD 卡的歷史發展...

好可愛
2月1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LOG?RAW?Rec. 709?Rec. 2020?錄影格式到底該怎麼選?
在影視製作的世界裡,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 錄影一定要用 LOG 或 RAW 嗎?還是直接用 Rec. 709 也夠了?Rec. 2020 又是什麼? 」 LOG 和 RAW 一直被視為專業製作的標準,許多電影、電視劇、廣告都會使用這些格式進行拍攝。但這是否代表 ...

好可愛
2月1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銀幕背後的現場英雄:探索拍片現場攝影劇組的職位
在每一部成功的電影背後,都有一支默默付出的拍片現場攝影劇組,他們在現場協同合作,將導演的願景轉化為生動的畫面和精彩的場景!今天,我們將以組別的方式,深入了解拍片現場攝影劇組中的職位,揭開這些幕後英雄的神秘面紗。 《導演組》 導演(Director)...

好可愛
2024年12月1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探索人工智慧:加速創意與實現人類潛能
在當今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效率的關鍵力量。但AI的作用遠超過單純的自動化工具,它正在成為加速人類創意和實現潛能的重要助力。 AI技術的多面向影響 AI的發展觸及了從文字創作到圖像和影片生成的多個領域。這些技術不僅省去了大量的人力勞動,更提供了...

好可愛
2024年10月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深入探索剪輯藝術:從連續到蒙太奇
影像剪輯不僅塑造敘事節奏,還能加深觀眾對影片的情感投入。瞭解不同剪輯手法的具體應用和背後的藝術意涵是每一位影像創作者的基本功。 連續剪輯:敘事的流暢性 連續剪輯,也稱為直接剪輯,旨在保持故事的空間和時間上的一致性。這種剪輯手法使得畫面轉換看起來自然流暢,無形中增加了敘事的可...

好可愛
2024年10月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影像幕後的魔術師:化妝師的不可替代性
在視覺藝術的世界裡,攝影師和化妝師共同塑造畫面的美感和故事性。雖然攝影技術和燈光對捕捉畫面有顯著影響,但化妝師的角色卻是決定性的,尤其是在對人物進行拍攝時。以下是探討化妝師在攝影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視覺印象的塑造者 化妝師通過他們的技巧不僅遮蓋了瑕疵,更能突出人物的特徵,加...

好可愛
2024年10月2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燈光的藝術:理解硬光與軟光,點光源與面光源
燈光在視覺敘事中擔任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掌握光的特性可以幫助製片人和攝影師創造出更具表現力的影像。本文將探討硬光與軟光的區別,以及點光源與面光源的概念,幫助讀者深入了解這些基本的燈光技術。 硬光與軟光 燈光的”硬度”或”軟度”決定了它照射在對象上時產生的陰影的銳利程度。...

好可愛
2024年9月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經典燈光技巧:深入解析與應用
燈光在攝影和影視製作中不僅是基本的技術元素,更是藝術表達的核心。熟悉並掌握不同的燈光技巧能夠顯著提升作品的藝術效果,賦予作品獨特的風格和深度。本文將詳細介紹五種經典的燈光技巧,包括倫勃朗燈光、美人光、蝴蝶燈光、來回燈光、分離燈光和絲絨燈光,並探討它們在實際應用中的效果與影響...

好可愛
2024年9月6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影像製作燈光技巧:掌握三點照明法
燈光在影視製作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好的燈光設置不僅能夠提升影像的專業感,還能引導觀眾的注意力,增強敘事效果。本文將介紹三點照明法,這是一種常用於影視製作中的燈光技巧,包括主光、輔光和背光。 主光(Key Light) 主光是三點照明法中最強的一束光,主要用於照亮場景中的主要對...

好可愛
2024年9月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鏡頭焦段的語言:如何用鏡頭講故事
在電影製作中,鏡頭焦段選擇是塑造敘事和情感的關鍵工具。從超廣角到超長焦,每個焦段都有其獨特的視覺語言和情感表達能力。本文將探討如何通過不同的焦段來傳達情感和故事,並以克里斯托弗·諾蘭的作品為例,展示如何巧妙地運用鏡頭焦段來強化電影的敘事深度。 超廣角鏡頭:世界的廣闊...

好可愛
2024年9月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PAL制式的挑戰與現代技術的衝突
在全球數位化快速進步的今天,PAL 制式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雖然 PAL 曾因其顏色穩定性和高畫質而廣受歡迎,但隨著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在顯示技術方面,PAL 制式開始顯示出不適應現代需求的跡象。 數字裝置普及與幀率問題 在數字時代,大多數的顯示裝置,如手機、平板電腦、電腦螢...

好可愛
2024年8月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PAL制式的演進:彩色廣播的歐洲標準
PAL(Phase Alternating Line)是一種廣泛使用於許多國家的彩色電視系統標準,特別是在歐洲和部分亞洲、非洲、以及澳洲地區。自 1960 年代初在德國首次推出以來,PAL 制式已成為這些地區彩色電視技術的主流選擇,其設計初衷是為了解決早期 NTSC...

好可愛
2024年8月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深入了解各品牌的 LOG 檔:Canon、Sony、Nikon 與 Fujifilm
在專業視頻製作中,使用LOG檔錄製是捕捉最寬動態範圍的關鍵。各大相機品牌都有自己的LOG格式,每種格式都設計來最大化相機的影像感應器性能和動態範圍。以下是幾個主要品牌的LOG格式介紹: Canon 的 C-Log Canon提供了幾種C-Log選項,以適應不同的拍攝需求和後...

好可愛
2024年7月3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NTSC與PAL:全球視訊廣播標準大解密
在全球的電視系統中,NTSC和PAL是兩大主要的顏色編碼系統。你可能想知道,這兩者究竟有什麼不同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兩個標準的歷史背景、技術特點以及它們在世界各地的應用吧! NTSC的起源:從黑白到彩色的奇妙演進 NTSC,全稱為National...

好可愛
2024年7月2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揭開影像編碼的秘密:H.264與H.265的比較
在數位影像製作和媒體播放的世界中,了解不同的影像格式和編碼技術對於達成最佳的視覺效果和檔案管理效率至關重要。H.264 和 H.265 是當前最流行的兩種影像壓縮標準,它們各自擁有獨特的特性和應用優勢。本文將深入探討這兩種格式,幫助你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最佳編碼方式。...

好可愛
2024年7月2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