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為什麼我MIDI Keyboard的聲音總是慢半拍?— 解密 Latency 與 Buffer Size

  • 作家相片: 好可愛
    好可愛
  • 2月5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月6日

ree

什麼是 Latency?為什麼會有延遲?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經驗:彈下MIDI鍵盤,結果聲音遲了一瞬才響起?明明手指已經動了,但耳朵聽到的音卻慢了半拍,感覺就像是彈了一台遲鈍的電子琴。


  • 這個問題其實和 Latency(延遲) 以及 Buffer Size(緩衝區大小) 的設定息息相關。


Latency 是指音訊訊號從輸入(如MIDI鍵盤)到輸出(耳機或喇叭)之間的時間延遲。這個時間越短,演奏的即時感就越強,反之則會讓人感覺手和耳朵不同步,影響表現和創作體驗。


影響 Latency(延遲)的關鍵因素


1. Buffer Size(緩衝區大小)

Buffer Size 是決定 DAW 如何處理音訊訊號的重要參數,它的作用類似於一個「資料處理區間」。


  • Buffer Size 小(如 64 或 128 samples):


  1. 低延遲,適合錄音與即時演奏。

  2. 但會增加 CPU 負擔,可能導致破音或爆音。


  • Buffer Size 大(如 512 或 1024 samples):


  1. 延遲較高,不適合即時錄音,但更穩定,適合混音與後製。

  2. CPU 負擔較小,減少爆音風險。


  • 最佳建議:錄音時使用較小的 Buffer Size(如 128 或 256 samples),混音時可調大(如 512 或 1024 samples)來減少 CPU 負荷。


2. Audio Driver(音訊驅動)與作業系統的影響

音訊驅動程式決定了你的 DAW 如何與電腦的音訊硬體溝通,不同系統有不同的標準。


  • Windows 用戶:


  1. ASIO(Audio Stream Input/Output):最適合專業音樂製作,低延遲表現最佳。

  2. WASAPI(Windows Audio Session API):Windows 內建驅動,延遲較高,但可作為備案。

  3. DirectSound / MME:這些是較舊的音訊驅動,延遲較大,不推薦用於音樂製作。


  • Mac 用戶:


Core Audio:Mac 內建音訊架構,通常延遲較低,適合音樂製作。

如果遇到延遲問題,可能需要調整 Buffer Size 或更換音效卡。


  • 最佳建議:Windows 使用 ASIO 驅動(如 ASIO4ALL 或音效卡專屬驅動),Mac 則利用 Core Audio,並根據需求調整 Buffer Size。


3. USB MIDI vs. 直連 MIDI

如果你的MIDI鍵盤是透過 USB 連接,可能會遇到更高的延遲,特別是當 USB 端口佔用較多或驅動程式優化不佳時。使用傳統的 MIDI 端口(5-pin DIN 接口)連接音效卡,通常能獲得更穩定、較低延遲的回應。


  • 最佳建議:若有明顯延遲,可嘗試 MIDI 直連音效卡,而非 USB 連接。


4. 插件與音效處理的影響

某些效果插件會增加處理時間,特別是:


  1. Reverb(混響)、Delay(延遲效果):這些效果器會佔用處理資源,導致更高延遲。

  2. 線性相位 EQ、動態處理插件:某些高精度處理需要額外計算時間,可能影響即時監聽。


  • 最佳建議:錄音時關閉所有不必要的效果插件,錄製乾聲後再進行處理。


如何降低 Latency(減少延遲)?

既然知道影響因素,來看看如何優化設定來獲得最佳即時演奏體驗!


  1. 調整 Buffer Size:錄音時使用 128-256 samples,混音時可拉高至 512-1024 samples。

  2. 使用 ASIO 或 Core Audio 驅動:Windows 使用 ASIO,Mac 使用 Core Audio。

  3. 關閉不必要的背景程式:減少 CPU 負擔,避免影響即時運算。

  4. 避免高負荷插件:錄音時先關閉混響、延遲等影響延遲的插件。

  5. 使用直連 MIDI,而非 USB:嘗試使用 MIDI 端口連接音效卡來獲得更低延遲。

  6. 升級硬體:如果以上方法仍無法解決,可能需要更換更強的 CPU 或專業音效卡。


總結:找到影響延遲的真正原因

延遲(Latency)是許多參數的綜合結果,例如 Buffer Size、音訊驅動、CPU 負載、MIDI 連接方式、插件使用情況 等多種因素共同影響。因此需要針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優化。


最佳的延遲設定取決於你的工作需求:

  • 即時錄音 時,應該優先降低 Buffer Size,減少軟體處理時間。

  • 混音與後製 時,則可增加 Buffer Size,確保系統穩定。


選擇適合的音訊驅動(ASIO 或 Core Audio),以確保訊號傳輸效率。

透過正確的設定與優化,可以讓您的 DAW 反應更即時,不再讓延遲影響您的音樂創作!

留言


© 2023 Lovely Digital Marketing and Productio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Youtube
  • Facebook
  • Instagram
bottom of page